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关注

[央广网]池州将建设江南航天城!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新质生产力产业推介会举行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5-04-22 14:45
[字体:]

4月15日上午,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新质生产力产业推介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晋滨、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白照广等一众院士专家,与众多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谋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路径。会上,备受关注的池州“平天”星座项目正式宣布启动,其首发星“池州一号”卫星揭幕。

“平天”星座启动,“池州造”火箭预计8月首飞
在推介会上,魏奉思作主题报告,曹晋滨等院士作交流发言。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高屋建瓴的见解与思路。
会上,空天数智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据介绍,该实验室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天科技学院、数字太空(北京)科技股份公司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联合成立,旨在贯彻哈工大空天科技学院开放办学思想,推动空天产业发展,引进更多的高校、研究机构和产业组织参与,布局前瞻课题,在政府和企业支持下研发关键技术,落地应用场景,引领和推动我国空天数智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平天”星座启动及“池州一号”卫星揭幕仪式。北京星移联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媛媛介绍,将围绕“通、感、算、承载”打造多功能融合星座,部署“60+N”颗异构化载荷卫星。这些卫星将以通信和算力载荷作为主要功能载荷,并配置不同类型的遥感载荷,为用户提供即时的多源数据融合高效解决方案,以及星间星地的数据传输能力。
据悉,作为“平天”星座的首发卫星,“池州一号”计划在今年底搭乘池州造“智神星一号”火箭发射升空。此外,星移联信公司还规划于2026年上半年再发射3颗卫星。而令人期待的是,池州造“智神星一号”火箭预计在今年8月实现首飞。“我们目前正在开展两项大型地面试验,一切都在为8月首飞做准备。”星河动力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百奇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现场还为8位院士专家颁发了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江南航天城发展顾问聘书,梅花创投、老鹰基金、数字太空等投资机构和企业分别作了交流发言;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池州市投控集团和梅花创投签约了星空探测基金,将重点支持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项目落户发展,“我们期待撬动更多产业资本,以资本赋能招商,推动更多新质生产力产业在江南航天城集群发展。”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表示。
江南航天城规划出炉,院士专家现场“把脉”
在随后召开的江南航天城专题汇报会上,北京亦庄工业研究院院长刘寅向大家介绍了江南航天城规划。目前,池州现已构建起涵盖火箭制造、卫星载荷、航天材料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在中部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江南航天城建设将以运载火箭制造、卫星智造为主线,同时发展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商业航天文旅、航天新材料三大支撑产业,构建“2+3”产业体系。
各位院士专家为江南航天城规划及池州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议。他们指出,江南航天城要立足自身优势、找准自身特色,细化完善发展规划和措施,在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人才引进等方面持续发力,算好投入产出“经济账”,确保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主持工作)柯春平介绍,江南航天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7年,基本建成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显著提升制造、研发和场景应用能力;到2030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全面融入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格局,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基地和应用示范区。
柯春平表示,作为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经过十余年深耕细作,形成了以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支撑的产业体系,目前已集聚企业400余家,规划产能超1000亿元。“参与本次推介会的院士专家、企业家、投资人,所聚焦专注的新能源、半导体、智能制造、商业航天等产业领域,与集中区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与集中区的产业定位高度一致,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共赢机遇。”柯春平现场邀请各位院士专家、企业家多来集中区走一走、看一看,在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中搭建起优势互补、合作互利的新平台,“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最优的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与大家在这片宜业宜居的热土上双向奔赴、彼此成就,共筑美好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