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池州市军供站的办公室内骤然响起。站长盛银林迅速接起电话,神情逐渐凝重起来。挂断电话后,她立刻召集站内的骨干成员,一场紧急会议随即召开。原来,军供站刚刚接到一项紧急且艰巨的任务:在第二天的早、中、晚三餐时间,需要将500余份热食供应送至距离站点50公里外的指定地点,日保障量将近1800人次。这样大规模且远距离的保障任务,对于军供站自主保障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以往,面对此类时间紧、任务重、距离远的情况,军供站通常会采用社会化保障模式。而如今,底气源自2024年全新升级的智慧厨房——在省厅支持下,池州市军供站依据12部门《意见》标准改建厨房,建成集食品清洗机、多功能切肉机、打包传送带于一体的现代化厨房体系。“这正是检验智慧厨房硬件功能和锻炼团队协作保障能力的最好契机。”盛银林目光坚定。
尽管站内仅有7名工作人员,但大家忙而不乱,一场“遭遇战”在军供厨房有条不紊的打响了。从食材采购、清洗加工、烹饪到分装、保温运输,各环节无缝衔接,智能设备高效运转。工作人员身着整洁的工作服,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以娴熟的操作争分夺秒。
凌晨6时,满载热食的专用运输车准时驶出军供站。经过1小时的疾驰,当热食按时送达任务地点时,可口的饭菜得到了部队官兵们的一致好评。
此次自主应急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不仅验证了智慧厨房“智能生产、精准配送、全程溯源”的现代化保障体系,又锤炼了团队协作保障能力,更展现了安徽军供小推车的过硬作风,标志着池州市军供站从传统保障模式向智能化的成功转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