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九华山风景区全面启动文物数字化工程,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辖区内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处理与展示传播。截至目前,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工作基本完成,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完成约65%。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文化底蕴深厚。景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08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7处、市级8处;现存可移动文物2000多件,包括明代贝叶经、大藏经、血经及明万历皇帝圣旨、清康熙墨宝等稀世珍宝。
此次文物数字化工程核心内容涵盖文物本体数字化、智慧博物馆建设、数字展陈改造及IT基础设施与系统安装等。工程自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已完成景区全域、文物保护区域、文物本体及赋存环境、可移动文物的系统性梳理与数字化采集。后期将重点建立九华山文化遗产数据要素资源库,培育数字文旅新质生产力,打造文化遗产管理运营、游客服务和展示宣传的典型应用场景。
据悉,建成后的智慧博物馆将构建公众服务与运营管理两大平台,提升服务能力与运行效率,建立数智运营体系。数字展陈改造将依托博物馆线下空间,融入数字化展项打造沉浸式体验,多角度呈现九华山历史人文底蕴。预计今年年底,游客可通过VR、AR、360度全景等技术沉浸式体验九华文化,零距离感受诗仙李白笔下“灵山九华”的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