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关注

[金台资讯]池州:税助农链“质”中取胜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金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5-08-29 08:46
[字体:]

在物产丰饶的皖南池州,九华黄精、池州鳜鱼、东至麻油、食用菌等一批品质卓越的农产品正飘香四方,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池州市税务部门精准聚焦特色农业“全链攻坚”,以规范发票使用为抓手,以精准风险防控为屏障,在收购、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助推优质“池”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行稳致远。
发票赋能 收购质量更可控
沃野麦飘香,夏粮喜归仓。夏收时节,在池州市青阳县杨田镇农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轰鸣作业,饱满的小麦脱粒后倾泻入运输车,农户普遍选择边收边卖,实现了“粮出手、钱到手”!据统计,今年池州夏粮总产量达6.2万吨,增长3.8%,再迎丰收。
青阳县鹏飞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兼种粮大户张志龙介绍,往年农户将粮食卖给中间商统一销售,不仅价格低且回款慢,今年青阳县徽丰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与农户一对一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钱款直付到卡,交易透明公正。他特别指出:“一张发票破解了‘开票难’‘销售难’‘创收难’这三大难题。”
满载小麦的运输车有序驶入杨田粮食收储站,企业会计人员紧盯磅秤数据与实时入库信息,确保实物入库、票据流转与成本归集的实时同步。该公司财务会计伍德欢表示,往年农户自行前往税务部门代开发票,常因信息不全等原因导致抵扣凭证不规范,企业面临进项税损失的风险,今年在地方税务部门的辅导下通过“反向开票”实现了交易即开票、开票即抵扣、核验开票即时完成,不仅发票错漏率大幅下降,产品成本核算也更精准可控。
合规指引 农特产品更多元
皖南山川灵秀,蕴藏着独特乡土至味,池州市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目标,2024年,全市新增绿色食品项目106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218亿元,针对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容易忽视的税务合规风险,税务部门提醒企业提前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创新与合规并重。
“税务部门帮我们明确了免税政策适用条件和发票管理要求,经营更规范,生意也更红火了!”池州市池一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杨万友说,“目前,‘徽渔桂’臭鳜鱼在电商同类目销量中稳居第二,茶香鳜鱼和黄精鳜鱼等系列产品还在持续上新中。”
据悉,青阳县税务局对辖区企业实行“台账+全方位”跟踪管理,定期推送税收风险预警,围绕会计核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计扣除三个主要口径比较研发费用归集内容,开展财税知识专题培训7次,对直接费用归集错误高的问题,通过领料单倒查研发活动直接费用归集问题出处,辅导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申报体系,提升合规经营水平。
信用增值 品牌建设焕新颜
“我们公司最看重信用。特别是出口业务,隔山跨海,风险大且不易把控。A级纳税信用成了公司的‘金名片’,大大提升了业界竞争力。”安徽龙溪外贸麻油制作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发泽介绍,凭借“十连A”纳税信用记录,公司多次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客户与合作伙伴青睐。
同样感受到纳税信用重要性的还有池州赋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纳税信用助力我们企业‘增信减负’,我们公司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六税两费’减半征收优惠,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羊肚菌市场竞争力。”财务负责人周三和说道。
良好的纳税信用是企业财务核算、税务申报、税款缴纳等方面合规的直观体现。近年来,东至县税务局坚持构建“全链条”纳税信用管理机制,规范纳税信用管理,强化正向激励,为A级纳税人开设办税缴费绿色通道,积极响应民营企业主体诉求,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服务模式。让良好的纳税信用成为助力发展的“金名片”。
池州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信用+风险”动态监管模式,强化 A 级纳税人权益保障,让纳税信用成为助力企业长远发展的“好杠杆”,让更多优质“池”品,香飘更远,惠泽更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