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RA13101060200201805001 组配分类: 规划信息
发布机构: 市公管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标题: 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2018年工作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01-03 发布日期: 2018-01-03
废止日期:
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2018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01-03 20:44 来源:市公管局 字号:[默认 超大]

未来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向全省第一方阵冲刺的攻坚奋斗期。按照上级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未来五年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主要目标是:公共资源配置更平衡更充分,不断满足市场主体日益增长的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的需求,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主要思路是:践行新发展理念,“五化”推进“五大发展”。

——专业化推进创新发展;

——综合化推进协调发展;

——电子化推进绿色发展;

——市场化推进开放发展;

——多元化推进共享发展。

主要举措是:

——崇尚创新驱动,激发公共资源配置新动力。一是创新管理体制,规范管理机制,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二是创新组织方式,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实施电子化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大力实施信用联合监管。

——注重协调推进,拓展公共资源配置新领域。一是拓展自然资源配置,涵盖传统性自然资源,探索非传统自然资源。二是拓展经济资源配置,积极配置金融类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金融类经营性国有资产,增强国有资本活力。三是拓展社会事业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地引入市场化配置手段和方法,以充分、公平的市场竞争方式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

——倡导绿色先行,开辟公共资源配置新境界。一是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制度供给,加强制度清理。二是加快平台建设,完善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行政监督平台,促进公共资源交易三大系统互联互通、发挥作用。三是实现资源整合,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服务资源,积极对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健全纵横联动的协同监管体系,实现招标投标信用信息惩戒和其他领域信用信息交互共享、互认共用。

——厚植开放合作,构建公共资源配置新格局。一是推行开放性服务,准确定位平台的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市场归位,当好“服务员”,不做“二政府”。二是促进公平性竞争,打破市场壁垒,简化和规范监管流程。三是力求最高度透明,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搭建信息公开平台,主动向社会公开平台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时限等信息。

——聚焦共建共享,强化公共资源配置新导向。一是共享平台资源,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聚合共享,实现各类平台横向连接。二是共享专家资源,扩充池州市入选省级综合评标评审专家队伍规模,优化结构,推广异地远程评标,实现专家资源深度共享。三是共享信息资源,破除“碎片化”信息孤岛,加快建立市场信息共享数据库和验证互认机制,推动“一地登记、全网公开,一地更新、全国通达”,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程通用”,社会公众“一键点击、查询全国”。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的起步之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强化支撑年”为主题,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更好服务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工作计划如下:

一、突出主体任务,巩固全程电子交易,深化交易质量变革

一是完善电子交易系统。夯实房建、市政类建设工程项目线上交易机制,扎实推进交通、水利、政府采购项目线上交易,优化评标办法,完善各类项目招标文件规范文本,实现全程线上交易,提高系统数据推送水平。二是加大网上商城应用。涵盖通用货物政府采购,积极探索普通服务类项目尽快实现商城统一采购。三是探索与第三方合作。认真总结与安徽长江产权交易所池州分公司合作经验,及时评估电子系统运行情况,引入更多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市场主体,形成竞争机制,提升交易质量。

二、突出主线贯穿,推进平台规范运行,深化交易效率变革

一是拓展交易领域。在现有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国有产权交易四大版块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交易范围,将农村产权、集体产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林权、水权等交易项目纳入平台交易。二是推广标准服务。进一步完善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细则,构建以“标”字为核心,“准”字为要求,“化”字为目标的规范体系,增强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三是抓好信息公开。认真落实审批信息、交易信息、履约信息、监管信息、信用信息公开要求,确保应公开、尽公开、快公开。四是开展运行评估。积极对标国内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先进案例,认真查找差距,及时补齐短板,跟进制度建设,提升市县一体化水平。

三、突出基础支撑,加大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交易动力变革

一是健全协作互补机制。厘清综合管理部门和行业监督部门监管职能,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投诉处理部门联合机制,着力消除不畅、不优等问题。二是推进信用联合惩戒。按照市场主体事前信用承诺、行业主管部门事中分类监管、行政监督部门和司法机关事后联合惩戒的思路,构建交易市场与履约现场的“两场联动”机制,将交易主体信用信息作为市场准入、项目审批、资格资质审核的重要依据。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坚持将失信信息依法运用到对市场主体资格审查、中标人选择中,形成“一地失信、处处受限”良好局面,促进招标采购市场主体信用自律,引导诚信体系建设。三是开展市场专项整治。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标后履约监督、第三方验收、重点领域重点工程专项检查等,及时发现问题,依法依规处理,从重从严打击围标串标失信等现象。四是夯实要素资源保障。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一揽子统筹解决场所设施、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人员轮换调整等一系列障碍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质效不优、承接不够、治理乏力的难题,为优化交易服务、履行监管职责、推进综合执法提供保障、奠定基础,提升机构高效化担当履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