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0MB192327XA/202207-00004 | 组配分类: | 计划部署落实和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池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标题: | 市管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安排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07-11 | |
废止日期: |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抓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牢固树立“靠服务赢得尊重、用满意彰显价值”服务保障理念,坚持科学规范管理、用心用情服务,圆满完成了机关服务保障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市管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年度工作总结
(一)公务用车管理方面。2021年,市管局以着力提升公务出行保障效能为目标,狠抓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扎实做好保留车辆更新、处置、维修、调度等日常管理工作。一是抓好公务用车更新处置工作。控实更新处置关口,全年更新公务用车16台,调剂车辆4台,规范处置车辆16台;协助县区报批更新越野车辆6台,受委托公开拍卖垂管单位车辆5台。二是抓好公务用车调度服务工作。坚持高效快捷服务,调度派车快,10分钟内完成车辆调度派遣,全年累计调度车辆1.7万余次,做到“零”差错,“零”投诉;组织维修快,大修车辆3个工作日内完成询价;提前做好车辆燃油保障,定期进行单车燃油消耗测算,全年平台保留车辆加油108万元,总行驶里程207万余公里;提前做好车辆保险工作,完成6家定点保险服务企业招标,建立车辆保险台账,所有车辆均提前1个月做好续保工作。三是抓好公务用车规范管理工作。1.抓实公务用车维修监管。制定定点维修企业走访监督检查制度,全年组织2次对8家定点维修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监督检查;每季度抽查公车维修账单,请专家对维修项目进行分析鉴定,全年开展车辆维修专家评审5次,年度车辆维修费用同比下降21%。2.抓实公务用车“三化”管理。开展平台保留车辆标识化、信息化、平台化“三化”专项核查,对车载终端使用、车身标识喷涂、车辆使用申请等不规范问题做到及时提醒,抓好督促整改。全年,提供更换升级车载终端服务112次,退回不规范申请使用车辆订单542条。3.抓好租赁车辆规范管理。印发《关于开展公务用车租赁管理工作自查的通知》,组织市直单位开展租赁社会化车辆情况自查活动,制定《市直机关公务活动社会化车辆租赁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市直单位社会化车辆租赁规范管理。4.抓好公务用车统计报告工作。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和国管局部署要求,组织各县区、市直单位圆满完成2020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统计报告工作。5.抓好事业单位车改成果巩固。组织开展市直事业单位保留公务用车“三化”管理,将事业单位车改后87台保留车辆纳入市直平台进行“一张网”管理。
(二)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面。2021年,市管局坚持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抓手,扎实推动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制止餐饮浪费、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圆满完成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既定的目标任务。一是抓好公共机构节能业务培训。先后组织开展能源资源统计、清华大学节能远程教育等网络培训2次,组织召开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业务培训会1次,组织县区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参与节约型机关创建、生活垃圾分类专题培训2次。二是抓好公共机构能耗统计。认真做好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网络统计直报,重点对全市1000余家公共机构2020年度水、电、油、气等能源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顺利通过省管局能耗数据网上会审。三是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1.组织各县区和市直部门收看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云启动仪式;2.印发节能宣传海报120余套,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3.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在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公共机构利用微信、报纸、门户网站和LED电子屏循环播放节能宣传画和宣传标语,引导干部职工和公众积极参与节能降耗。四是抓好制止餐饮浪费。抓好机关食堂管理制度建设,形成食品管理、用餐管理、食堂监管等反对餐饮浪费制度措施。抓好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宣传,通过张贴宣传画、制作提示牌、播放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倡导崇尚节俭、科学饮食、理性消费的生活理念和饮食习惯,有效减少餐饮浪费现象。12月,组织对各县区、市直单位开展反餐饮浪费成效评估工作,顺利通过省督查组实地督查,并获得好评。五是抓好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对部分集中管理办公区“四分类”垃圾桶进行更新配置,规范垃圾分类投放;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一宫两中心”办公楼、新政务服务中心、市第十一中学、市第三人民医院分类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通过细化实施方案,采取“撤桶并点”、标牌指引、志愿者引导等举措,规范垃圾分类投放,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带头作用。12月份,圆满完成省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考察验收工作。六是抓好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组织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通过推行管理节能、行为节能、技术节能等措施,完成222家公共机构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了市级70%、县级50%党政机关年度创建目标任务。七是抓好合同能源管理示范点建设工作。选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楼、原市政务中心大楼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点建设。4月,组织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对示范点单位进行能耗勘查,形成合同能源托管可行性研究报告;8月,组织开展办公区能源审计工作,行成能源审计报告;11月,邀请省管局及节能专家组织开展合同能源托管标前认证会;12月,顺利完成招标工作。目前,正在按照规定的时序进度推进。
(三)办公用房管理方面。2021年,市管局坚持抓好制度建设、搞好统筹调剂、严格规范管理,圆满完成办公用房使用调配、维修管理、信息统计等工作。一是抓好办公用房规范管理。1.抓好办公用房统筹调配。依据人员编制、配备标准及实际需求,为市政协办公室、市委统战部等11家单位调整办公用房8963m2;针对部分单位办公用房紧张的困难,认真开展调研摸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2.抓好回收腾退、调剂借用办公用房规范管理。与使用单位签订《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协议》《办公用房借用协议》,进一步明确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的职责定位。3.开展办公用房管理业务培训。7月份组织县区和市直部门开展办公用房管理规定培训,提高办公用房规范管理水平。二是抓好国有资产有效利用。通过交易平台挂网招租的方式,将贵池区乌沙镇花园路5号(原乌沙镇派出所)和贵池区乌沙镇(原晏塘街道派出所)2处不适合机关办公使用的闲置办公用房对外租赁,避免资产闲置浪费,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抓好办公用房项目建设审批和维修管理。扎实抓好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和办公用房维修审批,全年共审批市档案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3起,审核市公安局、市广播电视台、国家统计局池州调查队、市应急管理局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4起。四是抓好全市办公用房信息统计工作。6月份,成立专班对市直办公用房进行实地检查,重点做好办公用房的位置、房间数、面积等情况摸底、测量工作,形成基础数据信息库;9月份,对形成的基础数据信息进行复核。加强对各县区办公用房信息统计工作指导,圆满完成全市办公用房信息统计工作。
(四)公务活动接待服务方面。牢固树立“精准、精细、精致”服务理念,扎实做好各类公务活动接待服务保障工作,全年接待来宾301批,3153人次,其中等级任务2批,省部级领导52批,长线任务3批,服务投资客商70余批。一是抓好接待服务队伍建设。1.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定期组织接待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接待服务人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2.加强业务学习交流。赴上海市长宁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接待业务水平;召开市县接待工作座谈会,进行业务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同黄山、蚌埠接待服务同行交流学习、借鉴经验。二是抓好地方特色菜肴推广。从突破“餐桌上搞接待”的传统观念入手,8月份举办池州地方特色菜肴展示交流活动,各县区共同推选16家接待酒店、60余道菜品参加了展示交流活动;9月份推选16道精品菜品赴合肥参加安徽省地方特色菜肴展示交流活动;结合地方特色菜肴展示交流活动,评选出28道精品特色菜编印成《“池”出好味道》美食宣传册。通过展示交流活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菜肴,宣传池州饮食文化,提升公务接待服务水平。三是抓好公务接待服务保障。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接待工作有关规定要求,在做好日常公务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基础上,先后完成等级任务服务保障2批,完成省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组、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指导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省委换届考察组、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巡回指导组等10余批中长线服务保障工作;赴东至县、石台县指导接待服务保障工作2次;全力以赴做好市两会、市党代会服务保障工作;积极为来池客商搞好服务。在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接待来池客商过程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展示池城特色,当好池州文化的宣传员、池州特色的推销员。全年服务保障来池考察投资客商70余批。
(五)后勤服务保障方面。一是抓好集中办公区服务管理。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扎实抓好市委市政府大楼、长江南路高层办公区等集中办公区服务保障工作,修订完善《物业服务项目考核暂行办法》,坚持每季度对所管理物业公司进行量化考核;做好集中办公区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对广电大楼等集中办公区安装了电子道闸系统,对“一宫两中心”和市委大院增划部分停车位,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楼老旧伸缩门进行更换,进一步改善干部职工办公环境。二是抓好会务中心服务管理。制定《会务中心管理使用规定》,规范会务中心使用管理;抓好会务服务业务培训,邀请专业人员对会场布置、茶水服务、客服引导、设备调试等进行培训,提升会务服务规范化水平;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扎实抓好红外测温、“安康码”通行、会场消毒等制度落实。三是抓好市委党校机关食堂服务管理。成立食堂监管领导小组,制定《机关食堂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加强机关食堂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不定期对机关食堂进行督查,加强冷链食品采购监管,保障机关食堂安全;加大“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宣传力度,设立劝导员,建立监控台,引导就餐干部职工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四是抓好清溪公寓服务管理。抓好规范管理,修定完善《清溪公寓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等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规范清溪公寓管理;抓好安保服务,着重抓好安保人员健康体检、政治审查和业务培训工作,提升清溪公寓安保服务水平;抓好餐饮服务,着重抓好食品原材料管控和烹饪制作,提升清溪公寓餐饮服务水平;抓好卫生保障,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扎实抓好卫生保洁、环境消杀工作,定期对公寓外部环境进行清扫,清除卫生死角。
(五)其他工作方面。一是扎实抓好双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安徽省拥军优属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政策法规,确保双拥工作提质增效。加大对部队官兵、单位退役军人、联系村及联系社区优抚对象的走访慰问和帮扶力度;结合实际挖掘岗位,优先聘用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开展困难优抚对象“一对一”帮扶活动,针对二级机构部分退役士兵生活上的存在的困难,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困难优抚对象生活水平;立足公务活动服务保障职能,扎实做好来池现役和退役军人公务接待工作;抓好《市直机关单身干部公寓周转房管理办法(试行)》贯彻落实,优先为部队转业安置在市直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且暂无住房的退役军人提供周转房;5月初,组织市管局及二级机构6名退役军人开展“关爱生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榜样作用;6月25日,结合“七一”建党节,组织所属2个党支部退役军人赴秋江街道中共沿江中心县委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引导退役军人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推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7月27日,结合“八一”建军节,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组织召开了退役军人座谈会;9月30日,组织机关和所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现场直播,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追思。二是扎实抓好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培育增进干部队伍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定期组织召开调度推进会议,梳理创建工作任务、重点工作清单,压实包保路段、联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责任,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创建工作宣传和氛围营造,组织对集中办公区和机关办公场所宣传栏进行更新更换,推动创建工作提档升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抓好所管理集中办公区和市直机关食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公务接待和市直机关食堂管理,加强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饮食文化。结合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在公共机构倡导垃圾分类,推动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抓好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扎实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常态化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工作。深化文明交通观念,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等活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利用政务公开网、市管局微信交流群、省管局网站等平台载体,扎实抓好文明创建各项工作网络宣传。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关心关爱,联合联系社区共同组织开展2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三是扎实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坚持以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联系村(石台县仁里镇三增村)各项帮扶工作开展,认真落实选派工作制度,选派1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石台县仁里镇三增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配合做好三增村各项工作,确保联系村各项工作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同时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人工作要求,认真研究制定2021年“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因人因户施策帮扶,4名科级以上干部人均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帮扶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进一步夯实三增村产业根基,发挥产业“造血”功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立足机关事务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对接作用,引荐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主动到产业发展好的先进村和长三角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交流,引进适合三增村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开发和引进符合实际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食用菌、中草药、蔬菜、水果等,着力培养产业新的增长点,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电商”六级联动模式进行运作营销,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同时积极主动作为,压缩机关办公经费14万元用于帮助支持三增村开展“双基”建设,进一步巩固产业发展基础。加强农副产品帮销工作谋划,在扶贫832平台预留40万元预算用于采购农产品,积极发动干部职工当好消费助农的牵线人,利用干部职工人脉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一)扎实抓好公务用车管理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做好制度汇编工作,形成规范有效的指导手册,并做好制度解读,进一步推动公务用车规范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公车平台信息化建设,将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平台、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平台、租赁平台、跨区域公务出行平台进一步整合,分阶段抓好平台“审核员、管理员、驾驶员”三员培训,进一步普及平台使用操作规范,提高平台运转效率。三是进一步加大维修监管力度,升级完善公务用车维修监督管理平台,修订车辆维修询价制度,对保留车辆所有维修项目和配件编码进行平台询价和备案审批,实现维修监管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平台维修车辆账目进行复核,确保维修监督管理全覆盖,无死角,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维修行为,防止过度维修和虚假维修情况发生。四是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采购、处置、调配、保险、加油、ETC等管理工作;在公务用车采购处置上,进一步做好市直保留公务用车车况摸排,对需更新越野车的情况加大向省报批力度,逐步提高公务用车整体保障能力,对更新替换的老旧车辆做好国有资产处置工作,及时进行评估,通过划转、调剂、拍卖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保值率;在公务用车保险、加油、ETC等日常管理上,做好与定点保险企业、燃油供应企业、ETC服务部门对接,提升办理效率和服务保障水平。五是进一步巩固事业单位车改成果。对事业单位车改保留车辆“三化”工作进行再核查,对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再完善,对保留公务用车管理进行再巩固。六是进一步加强车辆派遣调度工作效率和精确度,严格落实车辆调度“7×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良好工作态势,确保车辆调度工作及时高效准确。
(二)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一是扎实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扩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开展范围,会同市城管执法局对部分集中办公区垃圾分类回收设施进行更换,做好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宣传,加大分类标识、分类海报投放率和投放范围,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回收氛围。二是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开展,大力倡导行为节能、制度节能、技术节能等节能管理模式,加大节能小知识和小方法的宣传力度,提升公共机构干部职工节能理念和意识;协助创建单位开展节能设备设施检查,帮助开展能源审计,对高耗能老旧设备提出优化处理方案,提升节能实效。三是扎实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加强与周边地市交流,探索新型节能宣传方式,加强与市直部门和县区协调联动,进一步扩大节能工作影响力,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四是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工作。深入推动合同能源管理试点单位创建工作,当好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方和各级公共机构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充分发挥对接协调作用,帮助指导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开展。五是扎实推动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工作。根据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及时调整《池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核细则》,加强细则解读,帮助各级公共机构共同做好节能工作,积极争取在全省目标管理考核“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提升位次。
(三)大力推进办公用房规范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巡检考核制度,督促各地各部门抓好《池州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实施办法》贯彻落实;组织专业人员做好市直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基数再摸排、再核对,打实数据基础,摸透存量房产,为盘活办公用房资源提供支撑。二是建立健全办公用房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与《池州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实施办法》相关配套的《办公用房清查盘点制度》《办公用房巡检考核制度》《办公用房维修标准》等制度建设,做好《实施办法》解读工作。三是按照“集中集约、存量调剂、依法合规”的原则,抓好办公用房日常管理,重点抓好办公用房调整调剂和维修审核,提升管理水平。
(四)认真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服务保障人员业务培训,引导服务保障队伍牢固树立热情周到、快捷高效的服务保障理念;加大设施设备巡检力度,做好巡检记录,对故障点和老旧设施设备第一时间组织维修更换;结合重要节日和节点,做好氛围宣传营造工作,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二是认真做好高层集中办公区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突出抓好物业管理,进一步完善物业监督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技能和业务培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三是改进服务理念,聚焦服务提升和精细化管理,做好市直机关食堂和会务中心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在会务服务保障上,加强制度管理,规范办会流程,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组建专业会务服务队伍,用专业队伍干专业事情,将精细化服务贯穿会务服务全过程;在机关食堂管理上,坚持厉行节约,严控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每一个细节,定期开展食品原材料农药残留检测,每日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及时更新优化菜品,不断提高供餐质量和服务水平。四是在规范服务保障行为、优化服务保障方式、提升服务保障效能上下功夫,为深入保障好产业强市战略实施、优化发展环境赋能蓄力。
(五)扎实做好公务活动接待服务工作。一是推进接待工作标准化建设。努力在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对“接待工作流程”、“客房服务流程”、“用餐服务流程”以及客房检查、菜单审核、桌次划分、席卡摆放、接待方案等业务操作指南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提升公务接待规范化水平。二是提升接待服务水平。采取主动 “请进来”和积极“走出去”的方式,加强纵向与横向交流,积极学习先进地区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提升接待工作水平,当好池州的对外窗口,展示好池州形象。三是扎实抓好大型公务活动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市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指导全市机关事务工作职能,不断强化市、县两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联动,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县区大型公务活动保障工作中,及时成立协调指导组,与县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同谋划、同保障,积极主动、周到细致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主办单位: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皖ICP备2022012329号-1 网站标识码:3417000002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42号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