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800MB0X639767/202501-00023 | 组配分类: | 计划方案 |
发布机构: |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标题: | 关于池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25-01-15 | 发布日期: | 2025-01-15 |
废止日期: |
——2025年1月13日在池州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池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提请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工作,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执行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全市经济运行延续向上向好态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全力拼经济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组建经济运行工作专班,加强经济运行精准调度、精准施策。截至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1个季度居全省前2位,预计全年增长6.5%左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3个月居全省前3位,预计全年增长11%、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5%。
惠企政策力度加大。出台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30条”,加力落实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免申即享”政策拓展至1170项,兑现产业政策资金1.65亿元,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51.2亿元。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全市贷款余额总量首次超过黄山市,增速稳居全省第1位,1-11月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增长34.1%、24.3%。
市场主体加速壮大。实施企业培优育强工程,新增“五上”企业454家、总数达2485家,新增各类经营主体20436户,总量达17.6万户、增长2.8%。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1家、“小巨人”企业3家,入围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3家、省制造业综合百强企业7家,新增百亿级企业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数量居全省第2位,完成股改5家。
(二)持续推进投资项目攻坚,高质量发展后劲加快积蓄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工作机制,476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38.9亿元,其中制造业、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25.5亿元、82亿元、40.7亿元,支撑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28%,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0.6%。参加省开工动员项目71个、总投资686.6亿元,开工率93%、纳统率80.3%。适应招商新形势,突出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新模式,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88个、实际到位资金760亿元。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健全重大项目开工、要素会商保障机制,深入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易龙火箭智造超市、中器环保酯基生物柴油、中轩新能源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鑫汇达新能源汽车配件及光伏新材料、交控非金属新材料深加工等24个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华尔泰合成氨制气升级改造、昀冢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等131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建成。
对上争取成效明显。开展重大项目策划评议,新增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42个、总投资约3800亿元,累计争取中央项目资金16.3亿元,撬动投资52.9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8.8亿元支持26个项目建设,高于淮北的4.9亿元、亳州的6.7亿元、宣城的5.4亿元、铜陵的4.6亿元、黄山的5.9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5个4.3亿元,高于淮北的0.3亿元、亳州的3.8亿元、宣城的1.3亿元【详见附表2、3】,设备更新项目7个0.7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2.5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63个,同比增加67个,已发行债券51.09亿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9.9%。
专栏1 :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领 域 |
主要成效 |
产 业 |
全市在库亿元以上项目286个,全年计划投资229.7亿元,已完成236.1亿元,投资完成率102.8%。贵池联森五金机电产业园、东至交控非金属新材料深加工、石台澳洋包装饮用水、青阳久航铝合金汽车轮毂、集中区易龙火箭智造、开发区鑫汇达新能源汽车配件及光伏新材料等111个计划内项目开工建设;贵池区海螺二期扩能技改、东至华尔泰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石台三正硒水文化园、青阳通久汽车铝合金轮毂、集中区昀冢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开发区芯宇驰半导体等78个项目竣工建成。 |
基础设施 |
全市在库亿元以上项目130个,全年计划投资203.2亿元,已完成160.7亿元,投资完成率79.1%。贵池矿产品运输铁路专用线、S40宁国至枞阳高速公路池州段、S27东至至鄱阳高速公路安徽段、G318牛头山至大渡口段一级公路、江口港区四期工程等39个计划内项目开工建设;池黄高铁池州段、贵池区公共矿产品运输廊道、G236东至县省界段改建、石台三合水库、青阳九华山站站前广场、九华山交通转换中心等32个项目竣工建成。 |
社会民生 |
全市在库亿元以上项目60个,全年计划投资30.5亿元,已完成32.4亿元,投资完成率106.2%。老池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池州站增设电扶梯、池州市技工学校、东至龙泉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石台秋浦河文旅综合体、青阳职教中心等22个计划内项目开工建设;池州市急救中心、贵池区职业学校东部校区、东至县学前教育提升、石台硒世仙源·康养美学度假中心、青阳县托幼中心等19个项目竣工建成。 |
(三)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高质量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先进制造业持续壮大。优化产业强市“1+8”专班工作机制,整体推进产业招商引资、企业培育、项目推进和人才团队引进等“四个计划”,谋划布局镁基储氢、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半导体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1-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5%、居全省第3位,占规上工业比重比全省高3个百分点;预计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全年产值分别达260亿元、800亿元、280亿元。贵池区、东至县分别上榜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市)。实施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增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家,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10个,获评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园区2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个。
创新发展质效提升。镁基新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建设,功率器件芯片产业创新研究院(平天湖实验室)筹备建设,协氢低空飞行器氢动力研发创新中心揭牌运营,池州(上海)科创中心入驻孵企业32家,引进产业领军人才128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5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90家,新增“三首”产品9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实现零的突破。
服务消费提速提质。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新增省级冷链集配中心2家、省级绿色物流领军企业1家,谋划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出台大黄山建设池州实施方案,编制四大片区发展规划,落户文旅头部企业2家,签约火星农场、九华和云住等文旅项目69个,傩仙镇、星空之城等项目建成运营,池州博物馆顺利晋级国家三级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21亿元,新增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1个、安徽特色商业街1个,入选皖美消费新场景百佳名单6个。
专栏2 :2024年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领域 |
主要成效 |
半导体产业 |
举办长三角半导体产业专题报告会,大尺寸晶圆制造和高端封测项目取得突破,安芯电子车规级6英寸晶圆制造项目、晶度12英寸晶圆CP测试、COG封装半导体项目开工建设,芯芯半导体年产15180KKLED照明芯片项目竣工建成。 |
镁基等新材料产业 |
举办首届镁基固态储氢及其关键材料专题研讨会,新签约艾氢氢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镁源动力循环储氢材料及装备项目等亿元以上项目45个,宝镁轻合金、浩源铝业铝基材料及深加工等项目已投产,铜冠铜箔年产1.5万吨电子铜箔、鑫建友纳米铝基复合膜等项目试生产,宝镁精密镁合金板等项目加快建设。 |
新能源汽车 产业 |
举办汽车轻量化新材料及技术产品交流会,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个,鑫汇达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常崟汽车零部件及电子元器件等项目加快建设。骏智机电、西恩循环等6家汽车领域企业获省企业研发中心,明坤电子、安安新材、安坤新材等3家汽车企业产品获评2024年省首批次新材料。艾可蓝与一汽红旗合作研发的氢发动机乘用车尾气处理项目弥补国内技术空白。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5台套产品获得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瑞程机械1个产品获得国际先进首台套认定,取得历史性突破;总投资50亿元的“安徽船谷”智能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成功招引4个高端人才团队:涡流检测研发人才团队、新能源汽车智能线束端子机研发团队、远洋船舶水下清洗与污物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团队、智慧船舶运维平台与大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团队。 |
供应链和现代物流产业 |
贵池区矿产品铁路运输专用线、中建材横山矿—乌沙码头矿产品运输、宝镁矿产品输送廊道等多式联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港口货物非公路运输量达50%以上。九芙蓉臻味公司获批省级绿色物流领军企业,推荐6家企业申创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实现“零”突破,新增2家省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2家“冰巢”冷链物流平台入驻企业,邮政区域物流分拨中心开工建设。 |
现代文旅 产业 |
举办池马、中国国际健身气功交流大会等活动400余场,贵池区、石台县、青阳县分别上榜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九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造像艺术街区-齐街、星空之城等3家单位入选“皖美消费新场景大黄山区域十佳场景”,秀山门博物馆等8家单位获评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九华老街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
(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城市内涵式发展步伐加快。坚持“人、产、城”互促共进,出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发展活力行动方案,实施科创产业、城市枢纽、生态人居等十大提升行动,谋划推进老池口片区更新、城市体育场等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968亿元,完成东湖路改造提升、永明西路下穿宁安客专、G318池州至五溪段美丽公路等工程建设,池黄高铁、乌沙港区公用码头建成投用,九华山机场改扩建即将竣工,“内联外畅”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更加健全。改造老旧小区21个,燃气、供水、排水管道157公里,建成江口水厂(二期),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8万个、口袋公园12个,城市宜居水平稳步提升。
县域城镇化加快发展。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青阳县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统筹县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前三季度全市县域经济GDP总量占全市比重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县域GDP增速均进入全省前20位,贵池区入选“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安徽市辖区综合竞争力30强”。2020年度创建期满特色小镇均通过省级评估验收,石台大演硒茶小镇获评优秀等次。
乡村振兴全力推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13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实施农业产业化“1+3+6+N”三年提升行动,新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国家农业强镇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4家。建成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83个,获批省级精品示范村13个。
(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党政主要领导赴湖州市考察调研,开展对标学习湖州市提升行动,落地转化市级学习成果14个,实现与中铁上海局开展“高铁+文旅”战略合作、与上海松江区10所学校开展结对共建、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市医学科学研究院,1-11月新引进沪苏浙亿元以上项目177个、到位资金468.6亿元,占全市比重分别达62.8%、64.9%。举办拥江发展高层峰会,推进拥江发展合作示范区、重大交通设施等事项落地。
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提升。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建投商发公用型保税仓库建成投用,全市保税仓库数量居全省第1位。贵池区乌沙船舶工业基地首次制造出口外籍船舶。全市对外投资突破亿元大关,新增外资企业11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10%,新增外贸实绩企业33家,前三季度经济对外开放度达13.1%,居全省第6位。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企收购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完成东至县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任务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工作。制定开发区“一区一策”高质量发展方案,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营业收入达2400亿元,贵池区入选省级亩均效益领跑者。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深做实“五免之城”,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完成市级综合窗口改革,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和办事材料持续压减。实施信用提升专项行动,完善信用信息修复机制,“信用+调解”新模式获评“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安徽省2024年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十大特色案例,国家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开展违背公平竞争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规定清理。
(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底色更足更亮
污染防治纵深推进。扎实开展百日攻坚排查整改行动,主动发现并解决各类环境污染问题1649个,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3位,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水环境质量居全省第2位。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成运营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物填埋场项目一期,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保护修复不断加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开展绿美江淮“十大行动”,建设省级森林质量提升示范片10个,完成人工造林2.11万亩。推进矿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建成贵池区公共矿产品运输廊道等绿色运输项目,创成省级绿色矿山4家。全面开展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建设,谋划推进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EOD项目,建成省级幸福河湖6条。
绿色发展走深走实。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推进池州海螺存量生产线技改、华尔泰合成氨制气等节能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启动新一轮重点用能单位“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完成省定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实施风光倍增工程,谋划推进地热能、绿色储能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可再生能源并网突破21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3%左右。高质量举办首届“以竹代塑”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以竹代塑”三年行动计划,获批首批省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试点,首个竹循环产业园建成投产。
专栏3:2024年能源结构调整情况
领域 |
主要成效 |
油气管网 |
建成投运天然气长输管道共计369.71公里,其中川气东送长输主干管道137.26公里,天然气长输管道支线232.45公里;合肥庐北-池州高压天然气(池州段)管线工程接驳通气,具备正反输功能;开工建设池州西-前江支线,推动港华燃气直接连接川气东送长输主干管道和合肥庐北至池州高压天然气管道;川二线规划完成选址。 |
坚强电网 |
完成输变电项目投资3.49亿元。建成投运至德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池州电厂二期220千伏送出、110千伏金安变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安庆四-涓桥50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池州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
可再生能源 |
持续推进风光倍增工程建设,全容量并网东至县东流镇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涓桥镇40MW光伏复合项目、特变电工东至县香隅镇光伏发电项目,1-10月全市可再生能源并网42.18万千瓦、同比增长36.06%,发电量达21.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8%。落实全市145个年均收益低于20万元行政村共计72.5MW的风电乡村振兴工程项目,建成后预计将为每村每年增收不低于5万元。 |
高效清洁火电 |
池州电厂二期累计完成投资28.9亿元,三大主机正在安装调试,预计2025年6月份并网发电。 |
(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全面完成省定50项民生实事,2024年民生支出完成203.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4.3%。开展“2+N”、招才引智高校行等各类招聘活动1200余场,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左右。出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政策的若干举措,新增幼儿园公办学位450个、托位940个,全面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启动组建35个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成乡村及城镇智慧学校276所,累计培训教师2.5万人次,建成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践实训基地,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6个。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1567户,完成5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31家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建成市福利院、市精神卫生福利中心、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市公立口腔医院,市急救中心投入使用,新增2家三级医院。完成华龙洞遗址陈列馆改造提升,华龙洞遗址考古新发现入选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专栏4:2024年民生实事实施情况
领域 |
主要成效 |
促进就业方面 |
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培训家政服务人员5500人次,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按照1500元/人标准发放求职创业补贴。 |
教育惠民方面 |
新增幼儿园公办学位450个、托位940个,开展托幼一体化幼儿园63所,资助困难学生2.65万人次,改造中小学光环境未达标教室220间,新增老年学校73所,参与学习教育活动老年人8.76万人。 |
卫生健康方面 |
实施农村地区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6.42万人次,适龄儿童完成健康牙齿涂氟1.42万人、窝沟封闭7688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听力障碍筛查率均达99.6%。 |
社会保障方面 |
完成低保提标工作,对56个农村敬老院运营服务能力进行提升,新建农村公益性公墓4座,实行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一次办理1568人次。 |
困难群体救助 方面 |
帮扶救助困难职工424户次、困难退役军人222人、困难大病患者55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88件,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99户,建成嵌入式养老机构5个,完成适老化改造1567户,全市683个村(社区)全部成立“救急难”互助社。 |
城乡建设方面 |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1个,无物业住宅小区实现“动态清零”,解决不能24小时供水问题村庄114个,新建示范性工会驿站25家。 |
交通出行方面 |
完成“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110公里、安防工程256公里、养护工程403.5公里,便民停车行动新增停车位1.8万个。 |
文化服务方面 |
发放文旅消费券1828万元,拉动消费6761万元,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624场,建成公共文化空间20个。 |
环境保护方面 |
开展家门口环境问题整治,涉及餐饮油烟、噪声扰民、恶臭异味扰民、道路扬尘等各类信访件已完成办理验收复核3152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动态清零。 |
公共安全方面 |
“惠民菜篮子”累计销售惠民菜596吨,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200批次,严打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预警后被骗率低于1%,电诈案件同比下降39%,接报损失同比下降51.2% |
发展和安全高效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扎实推进。构建数字化市域时空“一张图”。
总体来看,2024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延续“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良好态势,但受国内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内卷加剧、宏观经济下行等外部因素影响,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7项增速不及年初预期目标(详见附表1),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预期目标约1.5个百分点。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结构偏重、产业主体较弱,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亟待提升,环境约束偏紧,居民增收压力较大,民生短板较多。
二、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重点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池州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聚焦“四个转变”、促进“两个更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奋力开创池州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在综合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统筹考虑我市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能耗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加大惠企助企政策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系列惠企助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出台稳经济若干措施、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政策举措,整合迭代“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加强企业诉求“清单+闭环”办理和源头治理,切实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和体感。全面完成“五上”企业培育壮大任务,力争新增百亿级企业2家以上、10亿级企业5家。搭建“创业辅导第一站”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初创企业全链条服务。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高水平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筹建商业航天产业创新研究院,提升镁基新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平天湖实验室服务能力,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增科技领军企业10家、省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5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3%。深化实施“万马奔池”人才计划,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创建1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高校毕业生留池就业率达到18%。
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完善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加强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和养老金融等领域产品和服务创新,全年新增信贷投放260亿元以上,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大力招引险资入池,力争新引进全国性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1家,推动收购上市企业1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直接融资30亿元以上。
(二)持续增强内需拉动作用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接续实施有效投资攻坚行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以上,民间投资实现正增长,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38%以上。完善重大项目“项目+专班+专员”调度推进机制,实施市重点项目496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78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开工35个、竣工14个,推动鑫汇达数字能源线束智能制造、星河动力火箭产业化基地等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开工,鑫力达高端智能装备、铜冠铜箔高精度电子铜箔等项目建成投产,省重点项目“三率”和开工动员项目提升至全省中游水平,中央政策资金支持项目投资进度全面达标。
攻坚项目招引谋划。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力争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500个、到位资金1200亿元以上,其中百亿级产业项目实现新突破。加强“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储备生成,搭建资源要素“蓄水池”,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深度,力争池宣铁路、花庙水库等一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资金及要素保障盘子。
加快提振消费潜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政企+线上线下”举办促消费活动300场以上,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开展商贸流通服务提升行动,“一街一品牌”培育特色商业街区,推动会展城温德姆酒店、东壹号商业综合体资产重组等项目建设,提升商之都、方圆荟、红星美凯龙等运营质效,力争在工贸分离、知名品牌入驻等领域实现突破,全年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20家以上。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加强优质改善型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专栏5 :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领域 |
工作计划 |
产 业 |
初步安排亿元以上项目314个,全年计划投资230亿元。贵池区陶陶科技陶瓷基板生产、东至致源非金属新材料、石台麦肯希酒店、青阳镁源动力智能装备、集中区精密铝合金设备生产、开发区鑫汇达数字能源线束智能制造、平天湖综合智慧物流园等130个项目计划开工;贵池中建材新材料暨港廊一体化、石台生命健康产业园、青阳鑫力达高端智能装备、集中区荣炜精工医疗设备、开发区铜冠铜箔高精度电子铜箔等80个项目计划竣工。 |
基础设施 |
初步安排亿元以上项目138个,全年计划投资220亿元。贵池区花庙水库工程、东至东流多式联运物流园一期、环九华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石台非金属矿铁路专用线、长江池州段河道治理工程等45个项目计划开工;九华河下游段综合治理、贵池区城镇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东至交控公用运输廊道、石台秋浦河综合治理、池州电厂二期等25个项目计划竣工。 |
社会民生 |
初步安排亿元以上项目44个,全年计划投资28亿元。贵池殷汇旧溪文旅康养、东至县总医院公共卫生能力提升、石台鱼龙洞景区基础设施、青阳县体育综合能力提升等19个项目计划开工;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综合提升、石台牯牛降“5A”景区创建、青阳九子素食文化展示中心、集中区全民健身中心等9个项目计划竣工。 |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优化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体系,“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诊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实施半导体基地新三年建设和新材料产业规模上台阶行动,新引进主导产业项目150个以上,推进能讯半导体等补短板项目落地,加快建设省级镁基新材料汽车轻量化配套产业集群,力争镁基等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320亿元和3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达到190亿元。大规模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和设备更新,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小巨人”企业2家,行业型、区域型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出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推进星河动力二期、航天易龙、星移联信等项目建设,推进与中交-亿航战略合作项目落地,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新招引现代服务业新业态项目80个,培育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创新区2个。加快平天湖综合物流园、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多式联运工程、智能船舶基地等建设,大力发展港航经济,加快融入长三角港口群。加快文旅融合发展,高水平办好大黄山四市联席会议,编制实施四大片区规划,每片区招引培育标志性文旅项目2个以上,开工建设和云住高端民宿、杏花村游钓基地、东山湾村落艺术社区、安卓梅达酒店等文旅重大项目,力争新增国家5A、4A级景区各1家,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深化农业产业化“1+3+6+N”提升行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科技、机械赋能粮食产能提升,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粮食产量分别稳定在179.5万亩、68万吨以上。出台绿色食品产业支持政策,实施“一县一业”产业发展和“一企一策”龙头培育,实质化推进九华黄精现代产业园建设,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2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4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1.5,争创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四)以改革为牵引促进更高水平开放
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以长三角一体化牵引全面服务和融入国家多重战略,深化与上海长宁区“点对点”合作,争取再达成一批合作事项。开展更大规模对照学习,再落地转化一批学习成果。加快“融圈进群”,全年引进沪苏浙项目到位资金700亿元以上。深化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持续推进池州安庆“一江两岸拥江发展”。加快安徽自贸区池州联动创新区建设,提升池州(上海)科创中心、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开放平台运营质效,新增外贸实绩企业35家以上,新设外资企业15家,实现外商直接投资(FDI)1.5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5%。
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持续落实开发区“九件事”,“一区一策”推进开发区“管委会+公司”、亩均效益等体制机制改革,有效盘活利用园区低效闲置用地和闲置标准化厂房,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按“标准地”出让,开发区营收突破2600亿元。支持池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市经开区创建省级零碳园区,争取拥江合作发展示范区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成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市属国企聚焦“一企一主业”增强核心能力,完成九华股份公司增发股权,力争市投控集团实现营收80亿元以上。深化建设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达到5%以上。持续推进“五免之城”建设,深化扩面“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行“综合查一次”、企业“白名单”等企业执法监管新模式,常态化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争创国家信用示范城市。
(五)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加快主城区更新改造,活化提升秋浦路、长江路等核心地段临街空间,改造老旧小区26个,新增城市停车位1.9万个,更新改造燃气、供水、排水管道67公里。推进老池口和杏花村片区整体设计及更新,打造滨江文脉景观带。强化平天湖风景区高端服务业招商运营,提速打造“科创谷”。开工高铁东站、宣东高速石台至东至段、平天湖隧道及连接线等工程,加快宁枞高速、东鄱高速池州段、通用机场建设,提升城市枢纽性。加强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水平。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新一轮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扩大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稳定就业覆盖面。把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最大内需来抓,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工程,深化特色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一县一策”推进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业态升级、风貌整治提升,加快推进尧渡滨湖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七里片区老旧小区整治提升、青阳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工程项目建设,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提升重点镇公共服务承载辐射能力,提质农村公路104公里,创建国家公交都市。
推进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建成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76个,申报第三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0个,完成和美乡村建设投资8.6亿元以上,完成农村改厕5200户。全面完成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建设。深化农村“三变”改革,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45%以上,村均经营收益增长10%以上。全面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工作。
专栏6 :2025年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计划
领域 |
工作计划 |
科创产业 |
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700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10家。加快上海“科创飞地”建设“一地四中心”,力争2025年在孵企业达到40家。加强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新认定省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 |
城市枢纽 |
开工建设高铁东站及市域铁路专用线、宣东高速池州段、平天湖隧道及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宁枞高速、东鄱高速池州段以及殷汇至查桥、青阳至红石、石台至查桥、牛头山至大渡口、大渡口至东流、齐山至六都等200公里国省干线建设,争取池宣高铁、长九池高铁、安景高铁纳入国家规划。 |
公共设施 |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6个,新增城区停车泊位1.9万个,更新改造老化燃气、供水、排水管道67公里。推进城市生命线(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城市生命线全覆盖、全流程、全链条防控。 |
公共服务 |
推进东部新区工人医院、精神病医院住院设施改善、技工学校等项目建设。 |
有机更新 |
盘活利用秋浦路、长江路公共建筑,对沿街立面、沿线业态进行优化更新,更多注入城市壁画等城市年轻元素。建设环古城墙绿道系统,古城标识导览系统,完成11条传统街巷(含牌坊街)风貌整治提升。 |
生态人居 |
对城区清溪河、白洋河及周边水体进行集中治理,打造城市景观活力带。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地面积8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道10公里、口袋公园4个。启动高品质小区建设试点,推广建设城市森林花园建筑。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体系建设。 |
文旅业态 |
推进老池口片区更新、平天湖风景区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游钓基地等项目建设,布局一批新场景、新业态。 |
消费场景 |
强化国内外知名商贸服务品牌招引入驻,提升城市商业综合体能级。实施商业街区建设提升工程,加速形成以齐街、新西街、孝肃街等街区为代表的一批特色街区。持续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力争覆盖主城区80%以上社区并通过省级验收。 |
全龄友好 |
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开展孤儿医疗康复和常规体检、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公厕适老化、适幼化工作进度,完善公厕第三卫生间功能区。推进温德姆星级酒店、中心城区既有住宅电梯更新等项目建设。 |
城市治理 |
推进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二期)项目建设。以贵池区为试点,推进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平台建设,初步实现基层治理事件上报、分流、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处置。 |
(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全市15户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引导重点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加强绿电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争创1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布局发展新型储能、氢氨能、地热能等低碳能源未来产业,继续实施风光倍增工程,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6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争取突破18%。推进排污权等有偿交易,争创国家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攻坚战,加强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做好臭氧管控和重污染天气消除,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9%。打好碧水保卫攻坚战,启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国家试点建设,强化重要河湖、入河排污口、城乡黑臭水体协同监管治理,25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创建“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城市。打好净土保卫攻坚战,加快省级“无废城市”建设。
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制定“美丽池州”建设实施方案,开工贵池区花庙水库、长江池州段河道治理等工程,完成国土增绿10.43万亩,新增省级幸福河湖4处,省级以上绿色矿山4家,争创矿山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建设。打好长江(池州段)经济带最美生态廊道建设收官战,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建立完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常态化长效机制。
(七)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高标准实施省定民生实事,确保满意度居全省前列。围绕电动车充电、农村供水、住宅小区外墙脱落维修等群众可感可及的领域,谋划实施10项市级民生实事。优化区域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配置,开工市颐养中心(市福利院二期),加快建设池州市技工学校、安东颐和康养中心、35个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市公立医院住院设施改善提升等项目,争取落地肺康养中心(森林医院),组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5个,建成县区级全民健身中心2座,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5家。
专栏7 :2025年市级民生实事
项目名称 |
实施内容 |
电动自行车充电 端口建设 |
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000个。 |
住宅小区外墙 脱落维修 |
实施住宅小区屋面渗漏和外墙脱落维修6万平方米。 |
住宅老旧电梯更新 |
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37台。 |
城乡适龄妇女 “两癌”免费筛查 |
实施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全覆盖。 |
充电桩建设 |
新建公共充电桩1300个。 |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
对养老、托育机构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推进持证上岗。 |
特殊困难老年人 数字化看护服务 |
实施4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数字化看护服务项目。 |
农村饮水保障 |
解决115个村庄24小时不能正常供水问题。 |
农贸市场提升 |
形成文明菜市建设管理长效机制。 |
老旧小区路灯和 村庄路灯建设 |
因地制宜建设部分老旧小区及村主干道路灯,方便群众出行。 |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和居民增收。强化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联动”,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四航”工程,打造省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1个,发放创业贷款4亿元以上,建成省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55个,开展职业培训1.33万人次。实施社保扩面提质行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强化金融、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监管。常态化加强“三品一特”安全监管,推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亿元GDP死亡率持续下降至全省平均水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今年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胸怀“两个大局”,把“十五五”放在未来10年的发展进程中来谋划,强化统筹兼顾,把准主要矛盾,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发展与安全、竞争与合作、政府与市场、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紧密结合国家多重战略实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扩大内需、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实事求是确定各项目标任务,使规划纲要成为衔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建议,全面落实本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奋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加快推进池州现代化建设,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附表1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与
2025年计划草案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24年计划 |
2024年预计 |
2025年计划 |
|||
绝对值 |
增长 |
绝对值 |
增长 |
绝对值 |
增长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 |
— |
7.5左右 |
— |
6.5左右 |
— |
6.5以上 |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 |
— |
8 |
— |
4.5 |
— |
5 |
三、固定资产投资 |
% |
— |
11以上 |
— |
7.1 |
— |
8以上 |
四、规模工业增加值 |
% |
— |
9左右 |
— |
11 |
— |
9以上 |
五、服务业增加值 |
% |
— |
7.5 |
— |
5 |
— |
6.5以上 |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 |
7.5 |
— |
5 |
— |
5.5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 |
8 |
— |
7.5 |
— |
7 |
七、新引进省外亿元项目 |
个 |
200以上 |
— |
288 |
— |
500 |
— |
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
— |
8 |
— |
5 |
— |
6 |
九、外贸进出口总额 |
% |
— |
9 |
— |
9 |
— |
6以上 |
十、实际利用外资 |
% |
— |
10 |
— |
10 |
— |
10以上 |
十一、人民币贷款余额 |
% |
— |
— |
— |
16.7 |
— |
13 |
十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1.3 |
— |
1.3 |
— |
1.3 |
— |
十三、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
% |
3左右 |
— |
0.5左右 |
— |
2左右 |
— |
十四、全员劳动生产率 |
万元/人 |
18 |
— |
18左右 |
— |
19 |
— |
十五、单位GDP能耗下降 |
% |
省控目标 |
— |
完成 |
— |
省控目标 |
— |
十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
吨 |
省控目标 |
— |
完成 |
— |
省控目标 |
— |
附表2
2024年中央预算内资金下达情况一览表
序号 |
中央预算内专项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地点 |
总投资 |
中央预算内资金 |
行业主管部门 |
|
合计(26个) |
|
|
|
375453 |
87450 |
|
1 |
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工程 |
池州市东至县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436400平方米,总建设面积为60000平方米。健身步道10条;8人制足球场2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轮滑场1个,乒乓球台10个,健身广场1个,二代智能健身路径2套等。 |
东至县 |
4000 |
2000 |
市教育和体育局 |
2 |
生态保护修复 |
东至县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 |
营造林11.45万亩。其中人工造乔木林1.25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退化林修复3.7万亩。 |
东至县 |
7037 |
1548 |
市林业局 |
3 |
生态保护修复 |
石台县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 |
营造林8.2万亩。其中封山育林 6.5 万亩、退化林修复 1.7万亩。 |
石台县 |
3128 |
668 |
市林业局 |
4 |
节能减碳 |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 |
项目总建筑面积26308.1平方米,新建原料煤库、转运站、破碎楼、空分变电所、气化净化变电所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形成12万吨/年液氨和8401立方米/小时氢气的生产能力,年节能量折合当量值38441.79吨标煤,等价值50821.98吨标煤。 |
东至县 |
152790 |
5000 |
市发展改革委 |
5 |
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池州市第一中学学生宿舍项目(高中部) |
建筑面积3947平方米。 |
市直 |
1256 |
720 |
市教育和体育局 |
6 |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
石台县秋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
清理河道垃圾约3.81万吨,清理河道污染底泥3.74万立方米,建设生态护岸37.98公里,建设生态隔离带1.546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沟渠4.25公里,建设生态步道9.28公里。生活污水治理包括建设污水管网4.28公里,建设人工湿地0.00006平方公里,建设污水处理规模0.002万吨/日。 |
石台县 |
10094 |
5200 |
市发展改革委 |
7 |
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向) |
G60科创走廊池州(上海)科创中心池州产业转化基地项目 |
建设研发中心、公共测试平台(车规级功率器件检验认证、半导体共性研发平台)、产业转化加速器及污水管网、内部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 |
开发区 |
17893 |
8000 |
市发展改革委 |
8 |
污染治理 |
池州市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及管网改造工程 |
1、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处理规模2万吨/天,主要新建构筑物包括:改良A2/O生化池、二沉池、高效纤维滤池、配水配泥井、消毒池等。 |
市直 |
26021 |
5000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9 |
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育专项(产粮大县方向) |
池州市贵池区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设备采购、信息化建设项目 |
采购医疗设备128台(套)及信息化建设 |
贵池区 |
7550 |
5000 |
市卫生健康委 |
10 |
保障性安居工程 |
池州市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及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建设百荷小区等老旧小区(涉及6349套、总建筑面积76.71万平方米)相配套的基础设施。 |
市直 |
44458 |
17764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11 |
水利 |
青阳县木镇片区排涝能力提升工程 |
装机1400千瓦,设计流量14.22立方米每秒。 |
青阳县 |
5287 |
1654 |
市水利局 |
12 |
水利 |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梅龙一站拆除重建工程 |
装机5980千瓦,设计抽排流量40立方米每秒。 |
集中区 |
18026 |
4800 |
市水利局 |
13 |
水利 |
池州市城区丰收圩站、九华湖站拆除重建工程 |
丰收圩站装机2560 千瓦,设计流量25立方米每秒;九华湖站装机2240千瓦,设计流量20立方米每秒。 |
贵池区 |
16965 |
4400 |
市水利局 |
14 |
生态保护修复 |
安徽省池州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 |
主要包括林火预警监测系统、专业扑火机具装备建设、森林火灾预防能力建设。 |
市直 |
2012 |
1433 |
市林业局 |
15 |
生态保护修复 |
东至县东流苗圃保障性苗圃建设项目 |
土壤改良600亩、建设库房200平方米、智能温室2000平方米、遮光棚3000平方米、生产道路4.8公里等。 |
东至县 |
1144 |
457 |
市农业农村局 |
16 |
生态保护修复 |
22024年池州市国有林场管护用房建设项目 |
对池州市6个国有林场内6处管护站点的管护用房进行建设。 |
市直 |
157 |
115 |
市林业局 |
17 |
灾后应急恢复重建 |
石台县2024年农村公路水毁修复项目 |
1、修复大演乡新火村演新路水毁挡土墙两处60米,2、修复仙寓镇考坑村安民组道路挡土墙12米、碧潭村向阳路挡土墙40米、利源村利树路六组挡土墙10米;3、修复仁里镇高宝村水毁道路挡土墙16米。 |
石台县 |
152 |
100 |
市发展改革委 |
18 |
地下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 |
池州市主城区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二期工程 |
1、改造燃气庭院管道14760米、立管57448米,改造小区老旧燃气调压设施44座、老化燃气附属设施标志2700处,更换橡胶软管和加装燃气报警装置居民户2万户; |
市直 |
17057 |
9350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19 |
水运 |
池州市2024年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打捆项目 |
对全市第四批16家水运企业的86艘船舶进行船舶岸电设施改造。 |
市直 |
430 |
258 |
市交通运输局 |
20 |
节能减碳 |
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WHS低温余热回收节能改造项目 |
该项目为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对现有48万吨/年硫酸装置的干吸工序进行节能改造,采用两转两吸技术,对现有一吸循环系统实施替换。项目实施后,预计年节能量为0.76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99万吨。 |
贵池区 |
3300 |
400 |
市发展改革委 |
21 |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 |
牯牛降景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
改扩建2000平方米访客中心,建设10公里防火巡护步栈道和景区道路,新建10000平方米龙门停车场。 |
石台县 |
8342 |
5000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22 |
生态保护修复 |
石台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
整县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石台县 |
10012 |
2500 |
市林业局 |
23 |
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池州市第三中学敏行楼建设项目(高中部) |
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新增高中学位200个。 |
贵池区 |
2833 |
1598 |
市教育和体育局 |
24 |
重点地区转型发展(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方向) |
石台县蓬莱仙洞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能力提升项目 |
支持原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石台县 |
9793 |
2718 |
市发展改革委 |
25 |
重点地区转型发展(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方向) |
石台县鱼龙景区基础设施项目 |
支持原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石台县 |
5571 |
1667 |
市发展改革委 |
26 |
灾后应急恢复重建 |
东至县河道堤防水毁修复工程项目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县域范围内水毁道路修复1200米,河道堤防修复1150米,引洪圩修复4500米等。 |
东至县 |
145 |
100 |
市发展改革委 |
附表3
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一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建设地点 |
投向领域 |
项目名称 |
项目总投资 |
安排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金额 |
合计 |
|
|
|
120631 |
43070 |
1 |
东至县 |
沿江污水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 |
东至县沿江重点镇区污水系统一体化提升项目 |
16500 |
4950 |
2 |
东至县 |
沿江污水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 |
东至县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及整治改造项目 |
18200 |
4950 |
3 |
贵池区 |
沿江污水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 |
池州高新区产业新城污水管网改造项目 |
17257 |
3500 |
4 |
主城区 |
沿江污水厂网河湖一体化综合治理 |
天堂湖片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 |
12005 |
3570 |
5 |
主城区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 |
池州市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能力提升建设工程 |
56669 |
26100 |
名 词 解 释
1. “五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
2. “两重”项目: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项目。
3. 产业强市“1+8”专班:“1”指产业强市专班,“8”指专班下设的半导体、镁基等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供应链和现代物流等8个产业推进组。
4. “三首”产品:即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
5. 农业产业化“1+3+6+N”提升行动:“1”指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3”指组建农科院、乡村振兴公司和农机服务平台;“6”指培育茶叶、中药材、家禽、水产、富硒农产品、林特等六大产业;“N”指建设一批乡村振兴创业园。
6. 经济对外开放度:即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
7. “五免之城”:即证明免交、证照免带、办事免跑、政策免申、轻微免罚。
8. “无废城市”: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9. 绿美江淮“十大行动”:即绿美村庄、绿美乡镇、绿美城市、绿美园区、绿美校园、绿美河湖、绿美景区、绿美通道、绿美森林提升及绿色产业发展十大行动。
10. “2+N”主题招聘会:指“周三就业招聘”“周六人才对接”和N场特色招聘活动。
11. 15分钟医保服务圈:指推动医保高频服务下沉基层,实现以居民居住区为圆心,步行15分钟左右所及范围内即可办理医保相关业务的服务模式。
12. 聚焦“四个转变”:即聚焦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聚焦产业结构由“原粗重”向“高新绿”转变、聚焦生态建设由外部约束向内生动力转变、聚焦城市发展由区域小格局向开放大舞台转变。
13. 促进“两个更优”:即促进人民生活品质更优、促进党的建设质量更优。
14. 项目“三率”:即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和纳统率。
15. “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16. 开发区“九件事”:指每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编制产业规划、绘制招商地图、编制产城一体化规划、结合主导产业对接行业协会、搭建创新平台、建好融资平台、建立专业队伍、培育龙头企业、确立对标园区。
17. “管委会+公司”:指开发区为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专业运营公司,和管委会共同承担开发区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的一种管理模式。
18. “亩均论英雄”:指对工业企业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分类采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举措,依法依规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
19. “标准地”:指符合园区产业准入标准,在完成区域评估的础上,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能耗标准、环保标准、规划条件等各项指标要求进行出让的工业用地,确保企业“拿地即开工”。
20. 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21. 青年群体就业“四航”工程:即在池大学生“职业始航”、青年就业“渠道辟航”、高校毕业生“帮扶助航”、人力资源“赛会引航”工程。
22. “两个大局”: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主办单位: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皖ICP备2022012329号-1 网站标识码:3417000002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42号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