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8日
发布地点:市教体局会议室
发布人:市教体局总督学 吴洪涛
视频地址:http://www.chizhou.gov.cn/News/show/398585.html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市智慧学校建设做新闻发布,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家、省、市对智慧学校建设的战略部署
(一)国家层面,2018年4月,教育部制定下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1.0” 到“教育信息化2.0”的跨越。“1.0”时代实际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三通两平台”建设,“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数字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和教育管理应用平台,这个目标我们已于2018年实现。“2,0”时代实际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融合,目标是“三全两高一大”,“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三全两高一大”就是当前智慧学校需要建设的内容和努力的方向。
(二)省级层面,2018年4月18日,省教育厅印发了《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智慧学校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环境水平,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提高广大师生信息素养。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扶持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农村偏远地区智慧学校建设力度,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智慧学校发展模式。2019年3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全省智慧学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从省级政府层面对全省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
(三)市级层面。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我局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池州实际制定了《池州市智慧学校建设四年规划(2019—2022年)》并经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后开始组织实施。目前,市政府正在研究以政府名义印发规划。
二、我市智慧学校建设四年目标任务
(一)2019年,完成石台县16个教学点智慧课堂、7个主讲课堂升级智慧课堂建设任务,完成303个终端购置任务,实现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新建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13所,实现全市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9.1%;各地从实际出发,同步推进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市完成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覆盖面达20%;启动建设市级学业评价系统。
(二)到2020年,新建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29个,实现非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覆盖率达21%;新建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48所,实现全市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42.66%;全市完成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覆盖面达50%;全市智慧学校建设、运维机制健全完善。
(三)到2021年,新建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87个,实现非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覆盖率达74%;新建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44所,实现全市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覆盖率达73.43%;全市完成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覆盖面达90%;优质数字资源进一步丰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到2022年,新建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52个,新建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38所,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乡村中小学全部达到智慧课堂要求,城镇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学校。全市基本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形成具有池州特色的新型教育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服务模式,智慧学校建设和应用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我市智慧学校建设主要内容
(一)强化智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多媒体教室、师生用机等终端设施设备的配备力度,加强录播教室、智慧教室、创客教室、VR教室等“四室”新型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建设,实现智慧教育发展基础环境提速增智;开展学校联网攻坚行动,进一步提升学校接入宽带,优化改造学校内部网络结构,实现无线网络在教学、办公及主要公共活动场所的全覆盖,确保网络访问高速畅通。建成市区教育无线城域网,建立电子身份统一认证系统,满足教学教研、学习活动、生活服务等需求。普及应用移动学习终端和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等新型教学场所,创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校园环境。
(二)加强智慧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2.0版,推进“智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加大信息化队伍培训规模和力度,通过集中培训、分组自学、任务驱动、项目实施等多种方式,针对中小学教师、技术管理人员分别开展智慧学校应用培训和技术管理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的支撑服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和参加智慧学校建设应用水平竞赛和课题研究活动等。加强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配足配齐专业技术人员,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推广。提升信息化领导力,学校设立由校领导或专职人员担任的首席信息官(CIO),开展系列培训,使其具有信息化规划组织、管理和评价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有效推进教育决策和绩效评价。
(三)加快构建教育大数据支撑体系。在深化国家、省资源和管理平台“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基础上,按照“一级应用、两级建设、三级互通”的思路,抓好市及县区资源应用和管理平台建设。按照国家、省标准和规范,制定完善智慧教育应用平台接口规范,为市、区县、校三级数据库标准和数据库建设提供统一的指南。结合“智慧池州”建设,建设市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清洗挖掘、集中储存、统一管理。提升智慧教育应用平台功能,优化再造业务模型,开放平台接口,实现教育核心业务、教师终端应用、学生学习过程全覆盖,为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提供平台支撑。促进学校个性化应用系统与省、市、县平台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平台及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鼓励学校、教师、学习者和社会共同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数字化特色课程,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四)推进智慧学校创新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以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学校应用系统,因校制宜推进智慧学校的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构建“5项基本功能+2项支撑条件”的智慧学校结构,推动信息技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位应用,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学校生态体系。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形成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
四、2020年建设任务
一是抓好非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建设,完成12个主讲课堂、29个教学点的智慧课堂建设任务,完成率达到24.5%;二是抓好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完成48所乡村中小学建设任务、完成率达到42.66%;三是抓好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完成15所城镇中小学建设任务(具体以省下达任务为准);四是建成市级学业评价系统并实现与省平台互联互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