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暴雨持续影响,长江水位涨势迅猛,7月6日早晨,东至县胜利镇江心村迅速组建21名村干部、党员为代表的抢险救灾队伍,部署在江心洲南、北两端建立起长江防线。图为抢险人员正在加固堤坝。通讯员梁林摄
暴雨倾盆,江河卷起千重浪;力挽狂澜,干群同心抗天灾!
入汛以来,我市历经多次强降雨过程,累计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预计今年汛期降水量900~1100毫米,较常年偏多1至2成。7月4日5时至6日17时,我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共有93个水文雨量站点降雨超过50毫米,59个站点降雨超过100毫米,最大降雨267毫米(贵池乌沙站)。受上游来水和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及内河水位迅速上涨。7月6日18时,长江池口站水位15.18米,超警戒水位0.18米;秋浦河殷家汇站水位15.84米,超警戒水位0.34米;升金湖黄湓闸水位14.64米,低于警戒水位0.36米;平天湖水位12.41米,低于警戒水位0.89米。秋浦河石台站最高水位达55.23米(5日15时),超警戒水位0.23米,现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青通河青阳站最高水位达16.05米(6日8时),超警戒水位0.55米,现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
三座中型水库中,牛桥水库、大板水库超汛限水位;全市427座小型水库中,共108座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其中105座水库溢洪。圩区泵站均已开机排涝,累计开机429台套,共8.91万千瓦。各类堤防、闸站等水利工程运行正常。各地水利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全市共有8处溪沟护岸、15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毁,水毁堤防护岸39处2860米、损毁塘坝23口、灌溉渠道25处1670米。7月5日上午,东至县泥溪镇松阳村柯冲山塘下游坝坡出现跌窝险情,青山乡梅塘村鸦雀山塘、木塔乡荣兴村汪坑坞山塘出险,目前险情基本控制。
每次严重的灾情,都是对党委、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考验。
我市成立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整优化指挥部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于6月23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多次紧急部署应对强降雨防范工作。7月6日,针对长江及多处主要支流水位上涨较快,多处水库超汛限,部分水库溢洪情况,及时将防汛预案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Ⅲ级。聘请4名市防指顾问和10名防汛技术专家,全市430座水库全部落实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市、县、乡、村四级防汛责任人全部在岗。组建5支1949人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和3.36万人群众性巡堤查险队伍,6支210人消防救援和2支427人社会公益救援力量随时待命。
入汛后,我市严格实行行政责任人月督查、技术责任人周检查、巡查责任人日巡查“三查”制度,对汛前发现问题隐患开展“回头看”,全面加强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巡河巡湖工作,新发现问题隐患96处、已完成整改92处。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启动隐患点搬迁14处,工程治理点竣工3处,提前转移避险6户18人。围绕预案、人员、物资“三到位”,完成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和主城区、县城、重要集镇、池州江堤及重要内河等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组织开展抢险队伍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39场次、参训3047人,储备砂石料3.23万方、袋类128.7万条,社会号料砂石料94.76万方、袋类201万条,常用防汛物资能够基本保障应急所需。7月2日强降雨以来,市水利局坚持每日召开水旱灾害防御会商会,充分利用水文实时监测系统、基层防汛预警系统等各类平台,实时监视雨情、水情、工情变化,强化雨水情监测工作。提前下发通知,要求所有拦河坝、液压坝、景观坝等放坝泄洪。共下发工程调度督办函5期,先后督办调度超汛限和溢洪水库302座、节制闸12座。7月2日,市水利局派出5个工作组赴各县区检查指导防汛工作,重点督导水库水电站防汛、山洪灾害防御、江心洲外滩圩防守等。
“未来几天,气象部门预计我市部分地区还将有强降雨天气,防汛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市防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细落小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