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众志成城战洪魔

阅读次数: 作者:记者邓柱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0-07-08 08:00
[字体:]

7月4日起,暴雨向池州大地倾泻。持续的强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库塘满溢,河水暴涨,致使塘堰、河堤水毁严重,公路、桥梁垮塌,交通中断,农田被淹,房屋倒塌,城镇渍水。汛情十万火急,生命危在旦夕!一场抗洪救灾战役在池州大地打响。
  吹响集结号全力开展抢险救灾
  7月6日晚至7月7日,东至县木塔乡持续大雨,暴发特大山洪,近半数村庄洪水越桥上路,部分区域交通、供电中断。郑村、大田、横山等40余村庄严重进水,乡村干部组织党员群众及时帮助受灾户搬运转移室内外财产,与洪水抢时间、争速度。截至7日下午5时,共帮助400多户群众抢救相关财产,抢运食用菌20余万棒。各村每座山塘水库派出专班,由“两委”干部带队,坚守山塘水库抢险,抢运砂石百余吨,加固填高堤坝,同时加强值守,保障山塘水库安全。7日,该乡共转移安置群众80余户,200多人,集中安置70余人。
  受强降雨影响,贵池区乌沙镇境内主要河道水位暴涨,乌沙镇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目前,该镇14个村(社区)长江干堤防汛帐篷搭设完成。并按照100米/人的标准组建由镇、村干部、民工为主的巡查队伍,每隔2小时,对秋江圩乌沙段14公里长江大堤,以及部分水库、沟渠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巡查记录,尤其是新庄圩、安眠湖圩等2个沿江圩口,均设置指挥分所,安排人员加固堤防,巡堤查险。针对强降雨造成的积水、内涝,镇、村两级组织疏通河道,清理杂草,沿江各排灌站开机全负荷排水。同时,协调供电部门,为防汛工作提供电力供应保障。目前该镇14个村(社区)已安排民工上堤巡守,累计投入240余人次,累计转移9户20人次至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
  一个支部 一个堡垒

一名党员 一面旗帜
  受强降雨影响,青阳县蓉城镇新中村火焰组、檀公组多处山体滑坡,严重威胁数十户村民安全。镇党委、政府立即决定在新中小学成立受灾群众安置点,并及时组织受灾群众进行转移。“政府给我们进行了安置,伙食、医疗等各方面都有保障,现在心里踏实多了!”村民沈胜利表示。为了解决受灾群众的后顾之忧,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分别设立协调安置组、后勤保障组、卫生防控组、综合宣传组4个党小组,同时动员安置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收集灾民意见建议并按时上报,确保安置群众实际困难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截至目前,蓉城镇已在新中、杨冲和建兴共设了3个安置点,共集中安置19户48人。7月6日晚,贵池区殷汇镇水利站站长张爱平和同事在站里值班值守,他们已经连续好几天没回家了。今年59岁的张爱平从事水利工作30年,是一位老水利人,对于防汛期间坚守岗位不着家的工作状态他早已习惯。“龙舒河水位暴涨,形势严峻!”23时左右,张爱平和同事以及镇里的工作人员共7人立即分队赶往长庄村、石城村和龙庄村指导防汛工作。到村后,张爱平和村里对接后紧急召开会议,对重点受灾人群进行转移部署,接着又到大堤进行巡查。凌晨2时多,水位开始下退,到7日早晨6时左右,龙舒河水位总共退了两米多。张爱平长吁了一口气。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连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深入防汛救灾第一线,靠前指挥,成为带领群众防汛救灾的主心骨。围绕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做好灾害预防、排查、解决工作。广大党员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作风,视灾情为命令,视灾区为战场,视群众为亲人,全力投入防汛抗灾工作中去,充分发挥顶梁柱、主力军、排头兵的作用。
  哪里有险情

哪里就有抢险队员奋战的身影
  近日,池州曙光救援队分别接到区应急管理局通知和区武装部命令:近期连续暴雨,各地水位超限,随时可能引发洪涝灾害,请做好随时集结抢险救援的准备。救援队号召全体队员积极报备,手机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曙光微信群不得设置静音。在防汛特殊时期,汛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曙光救援队全体严阵以待,随时听从召唤、服从指令,及时奔赴抗洪救灾一线。7月6日上午,池州曙光救援队接到墩上街道办事处的求助电话,墩上社区中洲圩内道路被暴雨淹没,有5名群众在家中被困,其中还有一名79岁的老人,现需要紧急转移。上午11时,曙光救援队6名队员携带救生衣和冲锋舟抵达现场后,立即和墩上街道、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联合展开救援。他们为被困群众穿上救生衣,小心地搀扶上冲锋舟,然后经过九华河,分两次转移到安全地带,成功转移5名被困群众,救援过程前后持续近3个小时。
  受长江中上游来水和区间强降雨影响,目前我市长江干流水位上涨较快。全市各地突出重点部位、重点工作,落实责任人、打足提前量,最大限度防范各类灾害和次生灾害发生。根据《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抢险规定》,除工程管理人员上堤日夜巡逻查险外,按每公里10—15人的一线民工上堤巡堤查险。重点做好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各项防御准备,充分发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和网格化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及时将信息预警通知到村、到组、到人,及时转移危险地区、低洼地区人员,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