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 季度

2020年池州市一季度消费市场运行情况简析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4-30 15:48
[字体:]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春节消费旺季带来较大冲击,消费市场呈现大幅度下滑态势。随着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上下积极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帮扶企业、促进消费,居民消费逐渐复苏。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4亿元,同比下降11.6%,降幅小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9亿元,下降20%,降幅比1-2月份收窄8.2个百分点。

一、消费市场运行情况

(一)从经营地看,城乡消费市场明显下滑。自疫情暴发以来,全市城乡消费市场均受到较严重影响。一季度,全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1.5亿元,同比下降11.7%,比上年同期回落22.7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9元,下降11.4 %,比上年同期回落22.6个百分点。城镇市场比乡村市场下降速度快出0.3个百分点。

(二)从零售业态看,超市略降百货锐减。在有店铺零售中,与居民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超市等自助式零售业态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超市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5.4%,降幅小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整体水平。百货店疫情期间基本歇业,1-3月零售额降幅达30.4%。

(三)从消费新热点看,“宅经济”带动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迎来新发展。为应对疫情冲击,一些零售企业积极开拓线上销售业务,短视频平台直播卖货,线上义诊,线上教育等助推消费升级,“互联网”+行业迎来新发展,网上商品零售实现逆势增长。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业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比前2月加快3.3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3%提高至3.5%。

(四)从商品零售类值看,大宗消费品受疫情影响大。一是汽车和石油类销售锐减。疫情的突然爆发拖延了居民购置需求,让曾经作为消费增长“助推器”的汽车类销售收入严重下滑。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6%,其中2月份下降80.8%。由于各城市加强车辆出行管控、市民减少外出活动,同时成品油价格两次下调,作为曾经消费增长的“稳定器”石油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4.9%,其中2月份下降43%。二是装潢、家具类销售全面下滑。疫情期间,因交通管制导致物流配送受阻,大件商品无法上门安装,加之楼盘延期交房,居民“置换需求”、“添置需求”被逼延后,导致家居类等消费品销售大幅下降。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家电、家具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分别下降23%、26%、19.8%。

(五)从行业看,餐饮业遭遇“寒冬”。因疫情暴发期正值春节餐饮消费旺季,受疫情防控人群聚集禁令影响, 各类聚餐、婚宴等活动几乎全部取消,大量餐饮门店停止营业,对经营业绩影响较大。进入3月份以来,虽然餐饮消费逐步放开,但居民出门就餐仍有顾虑,餐饮消费仍维持较大幅度下降态势。一季度,全市实现餐饮收入12.1亿元,同比下降18.6%。

二、上半年消费市场形势预判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2月份,但是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持续期可能会比较长。随着二季度企业全面复工,消费品零售额降幅将会有所收窄。

(一)从整体情况看,复商复市进程加快,消费有回暖趋势。截止3月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复工率达97.3%,比2月底提高29个百分点。3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4亿元,同比下降1%,降幅比2月份收窄55.2个百分点。

(二)从商品类别看,多数商品销售改善,重点商品降幅收窄。3月份,纳入统计的22类商品零售均比1—2月份有所好转,其中粮油食品、石油、中西药品、体育娱乐用品、汽车、通讯器材、日用品等7类商品零售由降转增,实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3.9%、12.6%、12.4%、8.7%、8.4%、4%、1.8%。

(三)从行业看,餐饮业增速回归常态,仍需较长时间。虽然目前餐饮业已陆续开放堂食,但疫情之后人们对聚集性消费仍心存顾虑,同时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就餐习惯,大多数居民更加愿意选择在家就餐,预计至少6月份以前餐饮行业仍呈下行趋势。

综合以上情况,在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形势下,随着我市一系列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政策的落地见效,商贸企业复工营业提速扩面,市场消费触底回升,后期消费将逐步恢复,疫情不会改变我市商贸业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但消费市场距离回归正常仍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期,上半年消费市场难以实现恢复性增长,预计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大幅度下降的态势将会有所改善。

三、促进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基础。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是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保障。在疫情尚未结束,居民收入不高时,要继续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民生支出,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增加居民收入;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职工薪酬,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拉动整体消费热情。

(二)积极出台刺激消费措施,激发市场活力。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分批次有针对性的发放消费购物券等优惠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使前期压抑的一些消费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补,促进消费企稳回升。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挖掘“宅消费”潜力,大力发展不见面销售,开展形式多样的“宅速递”,适应疫情带来的新商机,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发展。

(三)加强政策支持,增强企业信心。要加快落实市政府已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采取减税降费、信贷支持、援企稳岗等措施,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同时,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政府采购及会议培训方面给予支持,让企业有一部分固定客源,在政府财政可承受的范围内给予企业适当补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