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3月12日
发布地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张文龙
2024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消保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激发消费活力”年主题,不断创新维权模式,健全维权机制,持续提高消费维权服务化水平,营造了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教育先行,提升消费理念。利用“3·15”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周、消费教育大讲堂等载体,开展消费维权知识普及宣传,督促经营者诚信自律,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维权。全市开展现场消费教育引导活动26场次,新闻发布会1次,印发宣传资料15000余份,就食品药品安全、老年人防诈骗、预付式消费等发布消费警示提示13条。开展特色伴手礼评选,引导消费品质提升,评定池州特色伴手礼10款,“金九芙”牌九蒸九晒黄精等2款产品获评“安徽特色伴手礼”,“江兰”牌东堡石磨麻油等13款产品入选“第一届大黄山皖美伴手礼”。二是注重体系建设,强化消费维权。出台《池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投诉举报应急处置工作制度》,建立消费维权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消费纠纷隐患和苗头性问题,实现消费纠纷调解、投诉举报处置快办快处。建立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企业和解相结合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展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114家,标准化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825家,实现维权关口前移和消费维权触角的延伸。2024年,全市12315平台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3.1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8.51万元。全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8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万元,接待来访和咨询1962人次。三是突出培育引领,优化消费环境。聚焦食品药品、金融通信、住房家装、生活服务等行业领域,培树放心消费单位、街区品牌。2024年,组织12家放心消费单位、街区参加大黄山区域路演答辩,全市评定放心消费优秀单位20家、优秀街区3家,累计培育省、市级放心消费单位195家,放心消费街区4家。持续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活动,新增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398家,累计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5710家。组织参与“皖美消费新场景”评选活动,造像艺术街池州齐街等6家经营主体入选“2024年皖美消费新场景”。四是加强社会监督,凝聚共治合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绿色家装、电商企业、民宿服务等领域消费体察活动,通过实地了解和亲身体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督促经营者加强主体责任,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自觉践行诚信守法经营。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和指导谈话,就产品质量不合格、预付卡消费等公示6起典型案例。健全发展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常态化机制,聘任市级消费维权志愿者20名,壮大消费维权公益力量。五是开展专项整治,保障消费安全。聚焦消费维权的重点领域,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开展民生领域“铁拳”、校园食品安全整治、“守护消费”、面向未成年无底线营销、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守消费安全底线,全面净化消费市场环境。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办各类案件2333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7件,涉案货值541.9万元,罚没款632.26万元。
下面,我就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打假工作情况发布如下:
为全面加强节日期间市场监管,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平安健康、欢乐祥和的元旦、春节。我局于2024年12月23日部署开展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837人次,检查经营主体3686户,检查批发、集贸市场38个次;受理投诉举报1011件,抽检产品161组,发现案件线索407个,立案385件,涉案货值金额共计为16.9万元,罚没款27.5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起。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严格落实工作部署,把元旦春节期间打假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来抓,落实监管职责,保障市场秩序。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行动专班,加强对全市打假专项行动工作协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推动专项行动顺利开展。强化工作部署,制定全市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措施。召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打假专项行动部署会,进行具体安排。统一执法攻坚,适时开展为期两周的打假集中执法攻坚行动,集中全市执法力量,加强市、县区联合执法,提高执法办案力度,确保取得打假行动成效。。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对市场主体全方位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公众知晓率。坚持打宣同步,以日常与重点结合、线上与线下融合,大力宣传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全面展示打击成效,阐释执法力度与温度。提高市场自觉,以“两节”打假为载体,多渠道宣传《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经营者自觉守法和诚信经营意识。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伪劣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侵权假冒商品的辨识能力,扩大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共发放宣传材料420余份,广播电视专题报道5次,播放行动标语43条,发布相关信息30余篇。
三是突出整治重点。依据市场监管职责,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有力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突出重点产品,以酒水饮料、服装鞋帽、日化用品、家居产品等商品为主的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突出重点行为,加大对节日热销商品、无证经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虚假宣传、违法广告、哄抬物价、消费欺诈、缺斤少两等违法行为。强化政企联合,加强与知名企业的执法打假协作,充分发挥企业辩假优势,形成打假合力,开展联合打假15次,查处侵权案件16件。
2025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共筑满意消费”年主题,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凝聚各方力量共识,继续做好消费教育引导、执法监管和消费纠纷化解等各项工作,着力营造安全放心、优质满意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获得感,促进消费活力迸发。
答记者问
1:近年来,“优化消费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请问,2024年,市市场监管局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方面开展了哪些执法工作,有何成效?2025年有哪些具体工作安排?
答:当前,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市市场监管局强化组织保障,在优化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以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为引领,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抓住“民生”中心任务,强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依法查处计量、产品质量、知识产权、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网络交易、价格、广告等领域违法案件2000余件,省市场监管局挂牌督办1件,8起违法典型案例被省市场监管局公开发布。二是持续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秩序和良好消费环境。相继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你拍我查”、“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等活动,致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2024年查处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违法案件25件,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件,专题发布一批典型案例,1起案例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发布。
优化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市市场监管局把消费者优先导向深入贯穿到全市市场监管全过程各领域,做到人民有所呼、监管有所应,擦亮监管为民品牌。一是切实破解消费领域痛点问题。深入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聚焦食品非法添加、侵权假冒、消费欺诈、缺斤短两等社会反映强烈问题,严守消费安全底线。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强群众关切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监管。二是切实规范平台经济市场秩序。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重拳打击网络市场中刷单炒信、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整治利用规则破坏公平竞争、侵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象,促进平台规则公平透明。三是切实治理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加强对医药、教育、旅游等重点领域价格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妥善应对价格突发事件。聚焦公用事业、建材、民爆等重点领域,坚决整治不公平高价、限定交易等问题。加强重点民生领域计量器具市场秩序的综合治理。推进殡葬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打击传销专项执法行动专项整治等。
2:据了解,池州市市场监管局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前期开展了市场消费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请问该项行动是如何开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2月14日,池州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省局视频会议的部署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市场消费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聚焦食品、日用消费品、网络交易、特种设备安全等四大领域。重点排查小作坊、小餐饮店的食材来源、添加剂使用情况以及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落实情况,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以及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重点排查服装、鞋帽、家具、家电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标识不符合规定等质量问题;重点排查电商平台经营者是否履行主体审核责任,平台内经营者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刷单炒信、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重点排查电梯、锅炉、压力容器、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专项行动明确商业集中区、旅游景区及周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等三个重点领域。重点排查商场、超市、游乐园、电影院、洗浴场所、娱乐场所、加油站、汽车4S店内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计量不足、不公平格式条款等行为,以及是否存在无照经营、知识产权侵权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重点排查景区门票价格公示是否规范,景区内及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场所是否存在欺客宰客、缺斤少两、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重点排查农村集市、庙会等临时性交易场所的商品质量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如种子、农药、化肥等)、不合格农用机械等行为,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霸王条款和价格欺诈、广告违法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重点检查日用品、儿童用品、老年用品、电器产品等,深入排查制假售假窝点;重点检查旅游、餐饮等容易出现霸王条款的行业,仔细审查合同格式条款,对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不公平条款等行为,责令相关企业限期改正。在价格监管方面,加强对商场、超市、景区、农村周边地区等场所的价格巡查,严肃查处虚构原价、误导性标价等价格欺诈行为,确保市场价格秩序稳定;重点检查在网购、直播销售、电视购物、会销活动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加强对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广告的监测监管,严厉查处涉及医疗器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等领域的违法广告。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对辖区内的市场主体进行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485人;发现大排查专项行动相关问题294个,其中食品221个、日用消费品23个、价格24个、特种设备18个、网络交易8个;开展现场检查401次;接收投诉举报251件;告诫经营者停止相关行为并责令整改的279件;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线索核查并立案的15件。
池州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全市市场消费环境巡查,特别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为进行排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3:中消协将2025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确定为“共筑满意消费”,请问我市“3·15”期间将围绕年主题开展哪些活动?
答:今年“3·15”期间,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将重点开展12项纪念活动。
一是开展“共筑满意消费”3·15现场咨询服务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联合有关部门于3月14日在主城区方圆荟广场举办大型现场集中宣传咨询服务活动。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展示假冒伪劣产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并现场受理消费投诉,化解纠纷。
二是发布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和消费警示提示。征集2024年成功调处的消费投诉典型案例,在相关媒体发布。结合消费者投诉咨询和舆情分析,适时发布预付式消费、保健食品等消费警示,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维权。
三是举办放心消费暨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公开承诺活动。为优化消费生态,让消费者拥有线下消费“后悔权”,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于3月14日组织开展放心消费暨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公开承诺活动。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全面落实7日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切实做到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四是举办放心消费单位及伴手礼企业展示活动。围绕“共筑满意消费”年主题,开展池州市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及“安徽省特色伴手礼”集中展示活动,宣传推介我市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激发消费活力,提升消费品质。
五是举办消费维权志愿者集中聘任仪式。为壮大消费维权公益力量,构建消费维权社会监督共治局面,市消保委决定举办池州市消费维权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仪式,并为20名池州市消费维权志愿者颁发聘任证书。开展消费维权实务培训,现场解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及《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管理办法》,引导消费维权志愿者积极参与消费教育、社会调查、消费体察等社会活动,助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
六是开展“3·15”专项消费体察活动。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消费者代表、新闻媒体等开展食品药品领域专项消费体察活动。通过现场检查、问询交流、座谈研讨等方式,对经营主体在产品质量、价格收费、公平交易、售后服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消费体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其整改。通过消费体察,督促引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依法诚信经营,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品质,共筑满意消费环境。
七是开展老年消费维权教育活动。“3·15”期间,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市老龄委联合开展以“关爱老年人,护航银发经济”为主题的老年消费维权教育活动,通过社区宣传、举办消费维权专题讲座等方式,宣传讲解老年人消费维权相关法律法规、常见消费陷阱及防范措施,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维护老年消费者权益的良好氛围。
八是开展“3·15 ”消费维权线索征集。为切实帮助广大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远离各类消费陷阱,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池州人网联合开展“3·15 ”消费维权线索征集活动,就汽车消费、老年消费、互联网、金融、家电、家居、房产、餐饮、医药、旅游等领域消费侵权问题面向社会征集消费维权线索。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和投诉,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将进行调查核实,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九是举办“优化消费环境 共筑满意消费”消费维权沙龙活动。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企业负责人、法律专家、消费者代表等,围绕网约车及新能源车车辆保险费偏高、车辆众筹保险赔付难、预付式消费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聚智聚力解决消费维权领域难点痛点问题。
十是开展“共筑满意消费 维权人物事迹推广”活动。对2024年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广受社会肯定和赞誉,体现时代精神、典型示范性强的人物事迹进行经验推广,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共筑满意消费”氛围。
十一是开展消费维权专项治理行动。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市场消费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网络交易及价格等重点领域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霸王条款和价格欺诈、广告违法和虚假宣传行为等违法行为。各有关单位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对群众反映相对集中的问题进行整治规范。
十二是开展假冒伪劣商品现场集中销毁活动。围绕与民生相关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开展“3·15”集中执法行动,现场集中销毁案件罚没物品,净化消费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